格莱美奖奖杯是一座小型的镀金留声机塑像(Gramophone trophy),因“Gramophone”昵称“Grammy”,故称格莱美奖。
格莱美奖涵盖的奖项相当广泛,包括流行、说唱、摇滚、乡村、古典、爵士、福音等音乐类型,是由业内人士,也就是国家录音艺术科学学院的成员投票决定,而不是像公告牌音乐奖或全美音乐奖那样由人气决定。由位于科罗拉多州的比灵斯工艺公司(Billings Artworks)制作。颁奖典礼上安排知名艺人现场演出,并通过电视转播于全国播岀。
格莱美奖于10月1日开始报名,因此歌手们常在当年9月左右纷纷推岀作品,以便获得参选翌年格莱美奖的资格。例如: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的专辑《Double Fantasy》是在1980年11月推岀的,所以虽然错过1981年的格莱美奖,但赢得1982年的年度专辑奖。
格莱美奖的评选有一套相当严格的制度和程序,但是如同其它国际级的颁奖典礼(例如奥斯卡金像奖),格莱美奖也曾发生一个奖项有两位得主的情形,如1991年第34届的最佳节奏布鲁斯女歌手(Best Female R&B Vocal Performance)就由老将佩蒂·拉贝尔(Patti LaBelle)和新秀丽莎·费雪(Lisa Fischer)两人共同得奖。
截至2019年,格莱美奖典礼目前由美国的CBS负责转播。
记录保持人
编辑
派特·麦席尼(Pat Metheny)和派特·麦席尼乐团共赢得过16次格莱美奖,包括连续6年6张不同专辑获奖。到2004年为止,麦席尼保持着跨类别最多奖项的记录:
最佳融和爵士演出(1983、1984、1985、1988、1990)
最佳器乐作曲(1991)
最佳当代爵士专辑(1993、1994、1996、1999、2003)
最佳爵士器乐演出,个人或组合(1998、2000)
最佳摇滚器乐演出(1999)
最佳爵士器乐独奏(2001)
最佳新纪元专辑(2004)
自由鼓手哈尔·布雷恩(Hal Blaine)在连续六张专辑中演奏,这六张专辑连续六年获得年度唱片奖:
1966 Herb Alpert & the Tijuana Brass - “A Taste of Honey”
1967 弗兰克·辛纳屈 - “Strangers in the Night”
1968 5th Dimension - “Up, Up and Away”
1969 Simon & Garfunkel - “Mrs. Robinson”
1970 5th Dimension - “Aquarius/Let the Sunshine In”
1971 Simon & Garfunkel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美国歌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缔造在单届格莱美奖中获奖最多记录,他在1983年第26届格莱美奖获得12项提名,最后抱回8座大奖,其中包括以专辑《Thriller》及其歌曲拿下了“年度制作”、“年度专辑”、“最佳流行男歌手”、“最佳摇滚男歌手”、“最佳R&B男歌手”、“最佳R&B歌曲”和“年度非经典制作人”等7项大奖;另外他为电影《E.T.外星人》献唱的主题曲也获得“最佳儿童唱片”(Best Recording For Children),合计共获得8座奖项[1]。
指挥乔治·索尔蒂(Georg Solti)是赢得格莱美奖最多之人,1997年逝世前他共获得38尊奖项。
美国创作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专辑《放手去愛》、《1989》、《民間故事》及《午夜》皆获得“年度专辑”,成为首位获得两次“年度专辑”的女歌手、首位获得三次“年度专辑”的女歌手以及首位获得四次“年度专辑”的歌手。
美国歌手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在第62届格莱美奖时以专辑《当我们睡了 怪事发生了》获得“年度专辑”,18岁获得此奖成为最年轻获得“年度专辑”的得主。
美国歌手碧昂丝(Beyoncé)在第65届格莱美奖时以专辑《潮流复兴》获得4项奖项,以总计32项,成为格莱美奖史上获奖最多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