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实名制解读:信息安全与效率问题需理性看待
快递实名制自11月1日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和媒体普遍给予了积极支持。然而,仍存在一些不同声音,主要集中于消费者担心个人信息泄露以及部分快递员抱怨影响工作效率两方面。
个人信息泄露并非源于实名制本身
以媒体报道的郑州市民小周为例,她表示频繁接到骚扰电话,认为快递单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实际上,根据国家邮政局解释,快递实名制主要针对寄件人信息进行核实,并非收件人。大多数快件上的收件人信息已是真实姓名,而网络购物中使用网名的现象虽有存在,但增加了冒领风险。
真正的信息泄露往往来源于消费者随意丢弃带有快递单据和个人信息的外包装。因此,做好相关信息的销毁和保密措施更为关键。
实名制对多数快递业务影响有限
关于快递小哥反映实名制影响揽收效率的问题,其实这仅限于现金客户中的“路边件”或首次寄递用户,这类情况占比不高,但安全责任重大。在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收寄快件,必须查验身份证及物品,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和法律责任。
而对于大部分签约客户,企业已在合作前完成资质审核并签署安全责任书,因此不需每次逐一进行实名验视。
推进实名制势在必行
当前社会各领域已广泛实行实名制管理,如手机卡、火车票、网吧上网等。快递行业推行实名制同样是出于构建诚信社会与加强安全保障的需要。